不要說服,不要盼望
Saturday, 2 October 2010
其中一課,大老師要我學呼吸。
每一次你們問起我六年多了還有什麼可以學,我便微笑,便想起那一課。
還有一節,大老師只說copy my every movement.
什麼是呼吸。什麼是copy,什麼是every,什麼是movement。
那一刻,好像重新去問自己所有事情是什麼。
在最親的關係裡面待過,竟然,竟然仍會詫異,怎麼原來可以忘我若此可以更細更密更輕更柔若此。
中國人說體貼,那一刻,是活生生感應。
思想一下,貫通一下,啊呀,這直接給予我新的舞裡舞外的待人接物的看法。
有一種聰明是,溫柔到不能,含蓄到不能,忠誠到不能。
但是否每個人也要這般呢。又,是否每個人都能明白,當我虔誠地如此待人。
問大老師,如此待人,他不明白,他不承接我,那怎辦。
他說,那麼這個交流就斷了,不能接通了,你無法如此待他。
我說,明白,老師,你教我是成為怎樣的人,就是人家不一定如此,不代表我作為一個女子不需如此。
大老師笑說,總會有男生不知當中竅妙,卻只覺你是一個懂得跳舞的女人。
那是我所有跳舞老師給我最好的教誨﹣﹣世界怎樣,別人怎樣,你有你自己的底子。
那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,並在判斷過情況下適當使用。舞裡舞外,一樣。
只是每個人對每件事的要求不一樣﹣﹣開始時是知道,後來是明白,現在是敬畏。
總不能說服,總不能盼望不同的人有一天跟自己一樣。
如果有緣,大家有交匯點,短暫的,長久的,心裡面,長存感激。
無份的,也不要浪費人家思想情緒去了解自己取向或出發點。
那大概是一個消極和孤獨的姿勢。
實情是消極和孤獨是這個世界的現實的一部份,否定它們也不過是,另一種消極和孤獨。
走在街上,小提琴,結他,聲線的配合與及敏感地利用樓梯間acoustics,令我想起正是溫柔含蓄和忠誠。
No. 1 — October 2nd, 2010 at 9:06 am
This is exactly what I learned to do today, in Buenos Aires.
No. 2 — October 2nd, 2010 at 9:57 pm
從未將你的貼相 從右翻至左欣賞
從未躺進髮上 貼身搔癢 怎會當尋常
什麼都不算什麼 因此你離得多遠 也不好抱怨
亳無保留地渡你升仙。
No. 3 — October 4th, 2010 at 12:22 pm
讀你的文字記事,每每動容。
「世界怎樣,別人怎樣,你有你自己的底子。」
怕冒犯,想請問可否轉載這篇?
No. 4 — October 4th, 2010 at 10:49 pm
謝謝喜愛。轉載的話附連結,日後不必跟我客氣。還是謝謝相告,素未謀面,相知之情,更叫人欣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