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命的败局 2020-05-09T09:00:59.000Z
Saturday, 9 May 2020
>>> 日本之所以走向戰爭,中層軍官是重要推力,由於制度遮蔽,他們看不到全部真相,特別容易被神話、激情所欺騙。而高層卻以為用製造神話、煽情能凝聚中層、把握更多的資源。
雖然生物界經常是牛搖尾巴,但在權力場中,常常是尾巴搖牛。
事發之前沒有反對聲音:
雖然歷史不能假設,但如果來棲、野村能不顧一切,果斷向美國讓步,結果會不會改變呢?
事實上,不會。
因為在不良大環境中,上層普遍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,正如山本五十六反對自殺潛艇,但依然在實戰中使用,表示一下異議,已是有人性的最高證明了。
一個社會缺乏「忠誠的反對者」,只會增加「不忠誠的贊同者」。
開局錯了就很容易一錯到底:
二戰中的日本,原本有足夠機會來修復錯誤,既然受侵華戰爭拖累,退兵就是,雖然沒得到想要的,但至少不用再付代價了。
也就是說,當時的日本內部也是有能力換掉東條英機的,但是由於戰爭事態一步步惡化,最終總要有人為此負責。所以,日本內部各方決定保持沈默,讓東條英機繼續幹下去。戰後,東條英機等人負責上國際法庭,其他各方負責重建日本。
from Facebook https://ift.tt/3biIpMc
via IFTT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