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
Monday, 3 August 2009
“…We take care of tango because it is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, but this should raise awareness of what ‘cultural memory’ means…It’s not a matter of resources, this has to do with culture, with whether we look at things with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.”
– ‘A labour of love that needs more lovers’, Ignacio Varchausky
認識他是因為Damian y Nancy曾在milonga裡跳過好幾首Orquesta El Arranque的音樂。上面的文章很長,簡單來說,他有一個計劃,就是把九四年前約十萬首阿根廷探戈音樂數碼化。他說同期發展的爵士樂,今時今日全世界都認識了。噢,是的,HMV也有Jazz Corner。其實探戈是阿根廷的流行音樂,跟爵士一般容易懂。可惜實在不容易接觸到阿根廷探戈音樂吧?他認為數碼化是讓更多人去認識到探戈的第一步。
爵士不爵士,探戈不探戈,好像跟普羅大眾生活亳無關係。那是因為我們假設了爵士及探戈就不會是大眾。為什麼不是大眾不能大眾呢?我仍然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喜歡甚至愛上爵士或探戈。甚至在認識它們的歷史或故事之前,純粹是因為聽覺及視覺的享受,而喜歡它們。例如你走入Harvey Nicholas,播放的電子音樂,一度是Gotan。Gotan是有電子元素的阿根廷探戈音樂。很難不喜歡,那麼聰明,把我們這代人聽過的其他流行音樂跟傳統的探戈音樂混合,家居應酬均可。聽下去,會想找別些拉美音樂來聽吧?例如Federico Aubele,一位阿根廷音樂人,是夜不如聽聽當中極chill out的Esta Noche?這些流行音樂人都說他們受阿根廷探戈音樂影響及啟發。其實呀所謂屬於文化藝術的阿根廷探戈,根本從來都在流行音樂系統裡面。
在我跟別人介紹探戈音樂的經驗裡,總括了一個印象,裡面有一個更根本的概念的問題。我們處身的環境,很多不安全感,覺得大部份人只需要他們其實已經多到滯的東西。不信任所有人包括所謂的「大眾」甚至他自己可以欣賞所有世上簡單而美好的事物,然後惡性循環地排斥簡單而美好的事物。
但我仍然不明白為何要不信任。不信任又不見得,生意易做點。打開娛樂版,他們那份工其實很難打,品味壞得那麼緊要,重覆得那麼難堪,可是不見得比打劫銀行或開夜總會搵錢多很多,多到做幾年唔使做。
或者要好幾十年,大家才可以平常心去接受所謂的「大眾」都可以有所謂的「文化」(為何要這樣對立的二分呢唉)。
或者要好幾十年,大家才知道Oscar Peterson之外有個Osvaldo Pedro Pugliese,而鋼琴或音樂舞蹈唔係愛來考試,唔係愛來「認識」,唔係愛來tackle,係愛來,愛。